“速度”与“控制”相结合的匠心之作丨VICTOR神速80X测评

来源: 爱羽客羽毛球网 2019-01-14 22:55:00 15 人参与
神速80X既有挥速又有回弹速度,“硬而不震、出球干脆”是对80X打感的最好诠释。

【前言】

看到“80”这个数字,小编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VICTOR曾经的传奇球拍——MX80。八面刀锋的拍框设计、极佳的稳定性和清晰脆爽的力量反馈感,MX80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一代经典的控球神器。虽然时隔多年,但小编犹记郑大叔手持MX80在赛场上奋力厮杀的场景。

可是时间匆匆,岁月流转,熟悉的身影走得无影无踪,昔日五大男双的时代已成为回忆,崛起的新星用一个个冠军来宣告他们时代的到来。羽坛的天下在更主,而球拍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更新换代,“80”这个意义独特的数字也从尖峰系列跨越到了神速系列。

【外观赏析】

仔细欣赏神速80X的涂装设计,它以深邃而高雅的黑色底漆为基调,拍框左右两侧有4块对称的橄榄绿图案来丰富色彩多样性,而那几丝细小的黄色条纹更是增添了一份视觉美感,黑绿的颜色搭配如同丛林中一个伺机而动、寻找杀机的猎手。总的来说,神速80X的涂装风格低调沉稳,同时又不会感觉单调失色。

【科技解析】

作为神速系列中的一员,80X自然应用了神速系列的标志性科技——复合剑樋结构技术。该技术其实就是在拍框上采用复合型设计,上段采用扇形结构降低风阻增加挥拍速度;中段采用剑樋结构减轻填充物重量并提升回弹速度;下段采用翼型结构减少风阻并保持拍框抗扭性。

拍框上印的字母“SONIC-REBOUND TECHNOLOGY”即“激速弹射科技”,它是“迅弹传导结构”与“高弹碳纤维材料”的技术整合,在击球时能产生更快速且全面的回弹效果,重新定义出“新”速度拍的神速特征。

“复合剑樋结构技术”和“激速弹射科技”也是神速系列区别于其他系列速度拍最突出的科技升级之处,它们将速度拍“速弹”的特征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。

神速80X的中管是6.8mm级别的高强韧碳纤维中管,但它的中管硬度较高、刚性较强,目的在于击球时能获得清晰的手感反馈,以增强控球性。同时框型上的设计也更圆润,使击球感更稳定,与神速90S的纯破风框设计截然不同。这也符合神速80X速度偏全面型的设定。

虽然神速80X运用了神速系列的标志性科技,但在中管上并没有采用神速90S广受好评的鞭击增益系统来优化击球感,最开始小编对此也是略感遗憾,但后来细想追求控制性的80X是需要那种清晰刚硬的力量回馈感,而非大力扣杀时那种中管形变的鞭击感。

【实测参数】

型号:VICTOR 神速80X(3UG5)

重量:86.2g(空拍),94.7g(含线胶)

平衡点:293mm(空拍),290mm(含线胶)

挥重:84.5kg/cm^2(空拍),89.5kg/cm^2(含线胶)

硬度:中管—偏硬,拍框—硬

配置:VBS-68线,两结28/26磅,GR233手胶

【实战体验】

同是3U规格情况下,平衡点更高的神速80X挥重反而低于神速90S。测出这个数据时小编着实感到费解,经后来试打体验,80X的挥重感也确实比90S还低,但是在挥拍速度上还是90S更胜一筹。挥重不高也意味着在挥感上80X的上手难度低。

还是如往常一样先通过打高远球来试探一块球拍的整体打感。我的第一感觉就是80X的中管比较弹且复原速度很快,球在接触拍面瞬间几乎没有滞留感,因此打出去的高远球干脆利落。拉高远球时还能感觉到80X的中管形变度小,这说明它的中管偏硬,但是在击球过程中震动感却很低。“硬而不震、出球干脆”是对80X打感的最好诠释。

但若想用80X打出理想落点的高远球却有些难度,它的头重感弱且中管较硬,因此不好借力,特别是一些被动高远球需要更多的依赖自身发力才能将球打到位,所以它对使用者有一定发力要求,并不太适合发力不好的初学者。当然如果会屈指发力且步法移动到位,你会发现80X高远球打点十分精准,自身用多少力球就飞多远,左右落点的指向性也很明确。

平抽球方面,80X的表现和神速系列的其他成员一样如鱼得水。快捷的挥拍速度帮助我迅速完成各种平抽动作,手速有了提升后,拍与拍之间的连贯自然也就更快了。再加上球拍的回弹速度很快,出球没有滞留感,抽球能在极短时间内从拍面上弹射出去,让我更容易在平抽中占得优势。

网前球和吊球方面,80X自身硬度较高,再搭配打感刚硬的VBS-68线,让它的拍面击球感很硬朗,这也使得放网时手感反馈清晰,手指发力很好拿捏。但是硬朗的拍面回弹感强,对球的包裹感低,而搓球和吊球这种技术很依赖包裹感和持球感。如果你更追求包裹感的话,小编建议将球线更换成控球性能更佳的VBS-68P或者VBS-69N。

小编前面提到80X是一块偏“控制”的速度拍,但需要注意这个“控制”并不是那种持球感和拍框包裹感所带来的“控制”,而是球拍的拍框和中管硬度较高,使得手感反馈清晰、出球落点精准所带来的“控制”。至于这两种“控制”类型的偏好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

在大家都关心的杀球方面,80X的平衡点适中头重感不明显,重杀时并没有进攻拍那种势大力沉的下压感,但是杀球速度较快且声音清脆响亮,重杀表现在速度拍中算是很不错的。由于80X拍框包裹感不强且拍框重量不集中,劈杀时会感觉拍面没那么稳定,劈杀质量时好时坏。点杀是80X很舒适的一个环节,手腕可以轻松驱动球拍完成点杀动作,而且80X中管偏硬力量传递性好,点杀可以达到既快又尖的效果。

最后小编再将神速系列的三兄弟——70K、80X、90S作个简单对比,以便于大家能都够更清楚的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。(同是3U规格的情况下)

平衡点:70K>80X>90S

挥重:70K>90S>80X

挥速:90S快于80X快于70K

硬度:70K>80X>90S

【总结】


众所周知,神速系列是新一代的速度型球拍,神速80X也是既有挥拍速度又有回弹速度。而神速80X在注重速度的同时,还融入了一些“控制”的基因,用清晰而不震手的力量反馈感来提升控球的精准度,这种脆弹的打感真是令人无比爽快、爱不释手。总的来说,神速80X是一款“速度”与“控制”相结合的匠心之作。

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

优秀原创稿件、个人简历投递通道:tougao@yuqiudi.com

我要发表评论
发布评论

登录后可评论

精选观点论
  • 刘雨辰/欧煊屹被爆冷出局
  • 标题党,凭刘欧的实力也叫爆冷?奥运就是过去打个酱油而已
  • 【讨论贴】国羽夺4金 2024新加坡公开赛决赛
  • 好久不见我的维神!都说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,自从宁波亚锦赛一别,都已经有一个半月了,而这一个半月犹如过了将近半辈子,真的头发都要等白了啊😭尽管我的维神这站新加坡赛少了一场适应场地的机会,尽管对面的大马组合近期状态正盛,但我的维神绝不会被这点困难给**,哪怕被对手偷了第一局,也坚信我的维神一定会拿下!只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以对手的退赛结束,可惜这次依旧没有触发吴埙阀的被动技能,即吴埙阀在比赛过程中一旦崴脚,他和他搭档的实力就会暴涨到无限接近于神,要知道19年全英赛1/4决赛吴埙阀就是靠这个被动技能把王懿律给打崩了!要是今天也能触发的话,比赛一定会更加好看,只是下一轮我的维神大概率要放蒋振邦进四强,也好提前蓄力奥运会,希望蒋振邦不要辜负我的维神的良苦用心呐!
  • 乔纳坦向中国球迷道歉 16连胜比石宇奇还稳?
  • 不必道歉,球品确实不错👍
  • 可怕的石宇奇6战全胜!国羽3-1印尼汤杯夺冠
  • 石宇奇居功至伟,首胜太重要了
  • 决赛讨论贴:国羽捧双杯 汤杯11次 尤杯16次!
  • 李梓嘉:我不知道今天西本发生了什么。 石宇奇:我不知道今天李梓嘉发生了什么。 石宇奇:我都不知道今天金庭发生了什么。 不知道发生什么疑似出现人传人现象……
  • 汤尤杯半决赛讨论贴
  • 每次比赛真的都是清晨姐带着一凡,一凡心理素质没有清晨高,被队友连续追分后半段容易崩,还得清晨姐给她鼓励协助
  • 安赛龙输球冒火 周天成:观众叫我杀球 我就杀吧
  • 我在现场,台湾省队今天占尽主场优势。面对山呼海啸的加油声,周天成非常兴奋,除了安赛龙的高压得分,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对付周天成。现场看一次成功屠龙,实属不易
  • 汤尤杯1/4决赛讨论贴
  • 恭喜石宇奇为队伍拿下至关重要的一分,普天王实力还是有的,但毕竟32岁了,续航能力有所下降,石宇奇更不用说了,团体赛的定海神针
  • 陆光祖2-0横扫对手!助国羽3比2险胜韩国
  • 赶紧给我雪藏双塔。。真的奇烂无比。。
  • 郑雨无缘2届奥运 张姝贤现场痛哭
  • 张殊贤要是固定搭档刘圣书,估计也不是现在这种境遇吧,没办法,教练组总要照顾一下老队员,给郑雨一个机会,没想到郑雨拖死了小贤......不过没关系,小贤还年轻,洛杉矶奥运会再加油吧👊
论坛热帖